在 “双碳” 目标推动下,山地光伏电站凭借土地资源利用率高、生态影响小等优势成为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然而,山地地形复杂、坡度大、作业空间有限,对施工设备的适应性与效率提出严苛要求。立派集团小型挖掘机以灵活机动、多功能作业及智能化特性,深度融入山地光伏电站建设的多个环节,为项目高效推进提供关键支撑。
一、复杂地形中的高效作业:突破施工瓶颈
山地光伏电站多位于丘陵、山坡等复杂地貌,大型机械难以通行,人工施工效率极低。立派 R25 小型挖掘机机身宽度仅 1.1 米,高度 1.85 米,可轻松穿越狭窄山路,其履带式底盘具备高通过性,能在 35° 陡坡上稳定作业,且对地面压强仅 0.38MPa,减少对植被和土壤的破坏。在云南某山地光伏项目中,该机型利用小回转半径(1.5 米)在林间空地灵活转向,配合破碎锤破除岩石,相比人工开挖效率提升 15 倍,保障了光伏板基础施工进度。
二、全流程施工支持:提升建设效率与质量
立派小型挖掘机通过多功能属具实现光伏电站建设的全流程覆盖:
基础施工:搭载液压破碎锤快速破除硬质岩石,反铲斗高效开挖光伏板基础坑,挖掘深度可达 2.5 米;振动夯属具对基础回填土进行压实,确保桩基稳定性。在甘肃某山地光伏项目中,立派 R32 机型将基础施工效率提升 60%,基础沉降率降低 30%。
电缆沟开挖:利用激光定位系统,精确控制电缆沟深度与坡度,误差控制在 ±3cm,保障电缆铺设的安全性与规范性;同时,快速清理开挖土方,减少二次搬运成本。
设备吊装辅助:换装吊钩属具后,可辅助吊装光伏板支架、逆变器等设备,精准定位至指定位置,避免人工搬运造成的设备损坏与安全风险。
三、环保与生态保护:践行绿色施工理念
立派集团注重设备的环保性能,为山地光伏建设提供可持续解决方案。电动款小型挖掘机零尾气排放,搭配降噪设计,作业噪音低于 65 分贝,减少对山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其精准作业特性可避免过度开挖,保护植被与表土,降低水土流失风险。在江西某生态敏感型山地光伏项目中,立派设备通过精细化施工,使植被恢复率提升 40%,助力项目通过环保验收。
四、智能化技术赋能:降本增效新突破
立派小型挖掘机搭载的智能化系统进一步提升山地施工效率。GPS 定位与自动找平功能,可实时监控设备位置与作业参数,确保基础施工精度;远程操控技术允许操作人员在安全区域外控制设备,避免陡坡、落石等危险,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此外,设备物联网系统可实时监测液压、动力系统状态,提前预警故障,减少停机时间,保障项目按期交付。
五、经济效益显著:加速项目投产周期
立派小型挖掘机的应用大幅缩短了山地光伏电站的建设周期。以贵州某山地光伏项目为例,使用立派设备后,人工成本减少 70%,设备租赁成本降低 35%,项目整体工期从 90 天压缩至 55 天,助力电站提前并网发电,预计年收益增加 12%。
结语
立派集团小型挖掘机以 “灵活、智能、环保” 的特性,成为山地光伏电站建设的核心装备。从基础施工到设备安装,其多功能应用不仅突破了地形限制,更推动新能源项目向高效、绿色、智能化方向发展。未来,随着清洁能源产业的持续扩张,立派设备将在更多山地光伏项目中发挥关键作用,为 “双碳” 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