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挖掘机的安全操作规程与注意事项
小型挖掘机的安全操作规程与注意事项
小型挖掘机作为工程施工的核心设备,因其操作便捷、作业高效而广泛应用于各类场景。然而,若操作不当或忽视安全规范,极易引发机械伤害、设备损坏等事故。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强化风险防控意识,是保障施工安全与设备稳定运行的关键。
一、作业前的安全检查与准备
设备检查
外观检查:检查机身是否存在裂纹、漏油、部件松动等异常;确保履带 / 轮胎气压正常,无磨损或损伤。
关键系统检测:启动前检查液压油、机油、燃油液位及质量,确认散热器、滤清器无堵塞;测试制动、转向、报警装置是否灵敏有效。
属具连接:安装破碎锤、铲斗等属具时,确保连接螺栓紧固,油路、管路无渗漏;避免因属具脱落引发安全事故。
作业环境评估
勘察施工现场,清除障碍物(如石块、电线、管道),标记地下设施位置;确认作业区域无人员滞留,设置明显警示标识。
检查地面承载能力,避免在松软、滑坡或陡坡地带作业;遇雨雪天气,需采取防滑措施。
二、操作过程中的安全规范
人员要求
操作人员须持证上岗,熟悉设备操作手册及安全规程;严禁酒后、疲劳或身体不适时操作设备。
禁止非操作人员进入驾驶舱,驾驶过程中务必系好安全带,保持视线清晰,禁止使用手机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
启动与行驶
启动前鸣笛示意,确认周围无人员;启动后怠速运转 3 – 5 分钟,观察仪表数据(如油压、水温)是否正常。
行驶时控制速度,避免急转弯或急刹车;上下坡道时,保持铲斗离地 20 – 30cm,降低重心,防止侧翻。
挖掘作业
作业时保持机身平稳,避免超负荷挖掘;严禁用铲斗或破碎锤吊运、撞击重物。
调整挖掘角度时,确保铲斗下方无人;需在坑洞、深沟边缘作业时,提前加固地基或设置防护栏。
回转与吊装
回转前观察后方及上方是否有障碍物,避免碰撞电线、建筑物;禁止在回转半径内站人或堆放物品。
使用吊钩属具吊装时,严格控制负载重量,确保钢丝绳、吊具牢固,严禁斜拉硬拽。
三、特殊场景作业注意事项
狭窄空间作业
在室内、隧道等狭窄区域施工时,注意设备与墙壁、顶部的距离,防止碰撞;必要时使用辅助照明或人员引导。
恶劣天气作业
遇暴雨、大风、大雾等恶劣天气,立即停止作业,将设备转移至安全区域;避免在雷电天气下靠近金属结构或高处作业。
夜间作业
确保设备照明系统完好,在作业区域设置充足的照明;安排专人指挥,避免因视线不足引发事故。
四、维护与故障处理安全规范
日常维护
停机后待设备完全冷却,方可进行检查与保养;严禁在发动机运转时添加燃油或机油。
清理散热器、滤清器时,佩戴防护用具,避免高温油液或金属碎屑飞溅伤人。
故障处理
设备出现故障时,立即停机并切断电源,悬挂 “禁止操作” 警示牌;如需检修,确保在平坦地面进行,使用支撑装置固定机身。
涉及液压系统拆卸时,先释放残余压力,避免高压油喷射造成伤害;禁止私自改装设备或使用非原厂配件。
五、应急处理措施
发生设备倾翻、火灾等紧急情况时,立即切断电源,迅速撤离驾驶舱;若被困,通过紧急逃生口或破窗工具自救。
配备灭火器、急救箱等应急设备,定期开展消防与急救演练;事故发生后,及时上报并保护现场。
结语
小型挖掘机的安全操作需贯穿作业全流程,从设备检查、规范操作到应急处理,每个环节都关乎人员安全与工程质量。通过强化安全培训、落实操作规范、完善应急预案,可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实现设备高效、安全运行,为工程建设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