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加工厂建设需兼顾生产流程顺畅、设备安装稳定及消防安全规范,基础施工需承载生产车间、仓储区、办公楼等设施荷载,内部场地划分则需明确生产区、物料区、通道区等功能分区。立派集团系列小型挖掘机凭借精细作业能力、空间适配性及高效协同性,在基础施工与场地划分中发挥关键作用,为服装加工厂标准化建设提供工程支撑。

一、基础施工:筑牢生产设施的稳固根基

服装加工厂基础涵盖车间柱基、设备承台、仓储地坪、办公楼地基等,需满足承载力(≥180kPa)、平整度(误差≤5mm)及防渗要求,避免地面沉降影响生产设备运行。立派 R332L、R327、R330 等机型通过精准化作业,保障基础质量与功能适配。

(一)生产车间与仓储区基础开挖

生产车间多为轻型框架结构,独立柱基尺寸通常为长 1.2-2m× 宽 1.2-2m× 深 1.5-1.8m;仓储区需大面积硬化,地基开挖深度 0.4-0.6m 以满足货物堆放需求。

 

  • 机型适配:R332L 配备 0.3-0.4m³ 窄边铲斗,机身宽度 1.4-1.6m,最小作业半径≤3.5m,可在车间密集柱网中灵活作业,避免碰撞相邻基础。仓储区大面积开挖由 R330 主导,采用 0.5m³ 铲斗配合激光找平仪,每 100㎡设置高程控制点,确保开挖深度误差≤3cm,整体平整度控制在 ±5cm 内。
  • 开挖工艺:柱基采用 “定位放线 + 垂直开挖法”,R332L 沿边线精准下挖,边角通过 360° 旋转铲斗修整直角,垂直度误差≤2°,坑底平整度≤2cm,为混凝土垫层施工创造条件。仓储区地基开挖后,R327 用刮板清除石块、杂物,对局部松软区域采用 “浅挖换填” 处理,铺设 10cm 厚级配砂石后轻压找平。
  • 特殊处理:针对车间内需安装重型设备(如裁床、整烫机)的区域,R350 对地基进行加深开挖(深度 1-1.2m),分层回填灰土并压实(压实度≥93%),确保承载力满足设备运行需求(单机荷载≤5 吨)。

(二)设备承台与辅助设施基础施工

服装加工设备(如缝纫机台、布料输送机)基础需精准定位,确保安装水平与生产流程衔接顺畅。

 

  • 设备承台开挖:缝纫机台基础为长 1.5m× 宽 0.8m× 深 0.5m 的浅基坑,R327 用 0.2m³ 窄边铲斗精准开挖,位置偏差≤5cm,坑底采用 “轻压找平法” 控制平整度≤2cm,避免设备运行时振动移位。
  • 办公楼与附属设施基础:办公楼为 2-3 层砖混结构,条形基础宽 0.8-1m、深 1.2m,R332L 配合 R328 协同作业,R332L 开挖主沟槽,R328 清理边角虚土,确保沟底平整度误差≤3cm;消防水池基础由 R330 开挖,尺寸误差≤5cm,为防渗层施工创造条件。
  • 预埋件安装辅助:车间内电缆沟、给排水管等预埋件预留槽,由 R327 开挖宽 0.3m× 深 0.4m 的沟槽,沟底平整度≤2cm,确保管线铺设顺直。

(三)地基加固与垫层浇筑辅助

软土地基需通过换填、压实等工艺强化,保障基础长期稳定性。

 

  • 对车间局部软土地基,R350 挖除 0.8-1m 深软弱层,转运级配砂石分层回填,每层厚度≤30cm,由 R330 配合振动夯压实(压实度≥94%);
  • 基础垫层采用 C15 混凝土,厚度 8-10cm,R322L 将混凝土从运输小车转运至基坑,铲斗缓慢卸料避免离析,配合人工摊铺后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密实,垫层顶面标高误差≤3mm;
  • 仓储区地坪垫层铺设 5cm 厚碎石,R330 摊铺后轻压找平,确保面层混凝土浇筑时无沉降隐患。

二、内部场地划分:构建高效流畅的生产空间

服装加工厂内部需划分生产区(裁剪、缝制、整烫)、物料仓储区(原料、成品)、通道区(人行、物流)及辅助区(办公、休息),需通过场地平整、分区隔离及排水设计实现功能优化。立派 R330、R328、R327 等机型通过系统化作业,保障场地划分精准高效。

(一)场地清表与整体平整

施工前场地存在杂填土、植被、建筑垃圾等,需彻底清理并实现整体找平,为分区施工奠定基础。

 

  • 杂物清理:R330 配备旋转抓斗清除杂草、灌木,每小时清理面积达 500㎡;对场地内的混凝土块、砖块等建筑垃圾,由 R328 集中清运至场外弃渣区,单次清运量 0.5m³,较人工提升 6 倍;树根由 R332L 挖掘清除,避免后期地面隆起。
  • 土方平衡:R330 将场地高凸区域土方转运至低洼处回填,分层摊铺厚度≤50cm,配合激光找平仪控制整体高差≤10cm,生产区额外预留 0.5% 排水坡度,确保雨水向周边排水沟自然引流。
  • 硬质地层处理:遇场地内的混凝土旧路面或硬土层,R350 换装液压破碎锤破碎(粒径≤20cm)后由 R328 清运,破碎效率较人工提升 8 倍,避免影响后续平整作业。

(二)功能分区精细划分

根据生产流程与安全规范,通过场地硬化、边界隔离及通道建设实现分区明确。

 

  • 生产区与仓储区硬化:生产区采用 15cm 厚 C25 混凝土硬化,R322L 协助混凝土转运与摊铺,表面平整度误差≤5mm,初凝后拉毛处理增强防滑性;仓储区铺设 20cm 厚 C30 混凝土,R330 配合摊铺机找平,设置胀缝间距≤6m,防止温度应力开裂。
  • 通道区建设:主通道宽 3-4m(满足物料车通行),次通道宽 1.5-2m(人行通道),R327 开挖路缘石基础沟(宽 0.3m× 深 0.25m),铺设混凝土路缘石界定边界,确保通道顺直无阻碍;通道与生产区衔接处做 5cm 高缓坡,由 R332L 修整平顺。
  • 隔离带与辅助区划分:生产区与仓储区间设置 1m 宽隔离带,R328 转运碎石铺设后压实;办公区与生产区间开挖宽 0.5m× 深 0.3m 的排水沟,R330 修整沟底坡度≥2‰,确保排水通畅不积水。

(三)细节处理与场地优化

通过精细化作业完善场地功能,满足生产安全与效率需求。

 

  • 车间内设备安装点位由 R327 精准找平,局部平整度误差≤3mm,确保设备安装水平;
  • 原料仓储区设置 0.3m 高装卸平台基础,R332L 开挖基坑后浇筑混凝土,平台边缘与货车车厢高度差≤5cm;
  • 场地边角与墙体间隙由 R327 清理平整,避免杂物堆积形成卫生死角,为后期清洁管理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