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派集团小型挖掘机在公交枢纽建设中的工作:基础施工与场地排水系统挖掘
立派集团小型挖掘机在公交枢纽建设中的工作:基础施工与场地排水系统挖掘
公交枢纽作为城市交通核心节点,建设需满足大流量车辆停靠、乘客集散及设施长期稳定运行需求。基础施工需承载候车亭、充电桩、调度亭等设施荷载,场地排水系统则需应对暴雨天气快速排水,避免积水影响运营。立派集团系列小型挖掘机凭借多机型场景适配、高强度作业能力及精准控制性能,在基础施工与排水系统挖掘中构建高效施工体系,为公交枢纽安全畅通运营奠定工程基础。
一、基础施工:筑牢交通设施的承重根基
公交枢纽基础涵盖候车亭基础、充电桩承台、调度中心地基等多种类型,需根据设施功能差异实施差异化施工,确保承载力(≥200kPa)与稳定性达标。立派 R332L、R350、R328 等机型通过 “开挖 – 加固 – 浇筑” 全流程作业,保障基础质量。
(一)核心设施基坑开挖
不同设施基础尺寸与深度差异显著,需精准控制开挖范围与精度。
候车亭与充电桩基础:候车亭基础多为长 1.2m× 宽 1.2m× 深 1.5m 的方形基坑,充电桩承台尺寸为 2m×2m× 深 1m。R332L 配备 0.4m³ 窄边铲斗,沿放线边界垂直开挖,边角采用 “360° 旋转修整法” 确保直角垂直度误差≤2°,坑底平整度控制在 ±3cm 内。遇到碎石层时,启用液压破碎功能(冲击功率 15kW)破碎粒径>15cm 的石块,避免铲斗损伤。
调度中心地基开挖:调度中心为小型框架结构,需开挖长 15m× 宽 8m× 深 1.2m 的条形基础。R350 发挥高强度挖掘优势,采用 “分层分段开挖法”,每层深度 0.6m,边坡坡度 1:0.5,防止坍塌;边坡修整由 R328 完成,通过动臂侧移功能控制开挖边线误差≤5cm,单日可完成 30m 条形基础开挖,效率较人工提升 10 倍。
隐蔽工程保护:开挖前通过管线探测仪定位地下管线,R327 用 0.2m³ 微型铲斗进行浅挖探查(深度≤50cm),发现管线后立即采用 “人工配合机械” 方式剥离周边土壤,确保管线完好,某项目中成功保护 3 处地下电缆,避免施工中断风险。
(二)地基加固与垫层施工
软土地基需通过换填或压实处理提升承载能力,满足长期荷载需求。
换填处理:对地基承载力不足区域,R350 挖除 1-1.5m 深软土,转运级配砂石(含石量 60%)分层回填,每层厚度≤30cm。R330 配合振动夯属具(激振力 25kN)高频压实,压实度达 96% 以上,通过环刀法取样检测确保达标;回填标高控制由 R332L 搭载激光找平仪完成,误差≤5cm。
垫层浇筑辅助:基础垫层采用 10cm 厚 C15 混凝土,R322L 将混凝土从罐车转运至基坑,铲斗卸料高度控制在 0.8m 内避免离析,配合人工摊铺后,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密实,垫层表面平整度误差≤5mm,为钢筋绑扎创造条件。
(三)预埋件安装与材料转运
设施安装精度依赖预埋件精准定位,立派机型提供精细辅助作业。
候车亭钢结构预埋件由 R332L 轻放至基坑中心,通过铲斗微调实现水平度误差≤2mm;
R328 负责转运钢筋、模板等建材,单次可运载 6m 长钢筋 5 根,铲斗内铺设橡胶垫防止材料变形;
混凝土浇筑时,R327 协助清理溢出灰浆,确保基础顶面平整度与设计标高一致。
二、场地排水系统挖掘:构建高效泄洪网络
公交枢纽场地面积大(通常≥5000㎡),需构建 “雨水口 – 支管 – 干管 – 蓄水池” 四级排水系统,排水能力需满足 50 年一遇暴雨标准(小时降雨量≥50mm)。立派 R330、R328、R327 等机型通过系统化开挖与修整,保障排水畅通。
(一)排水管网开挖
根据汇水区域划分排水路径,精准控制管网坡度与尺寸。
主排水沟与干管沟槽:主排水沟沿枢纽边缘布置,尺寸为宽 0.8m× 深 1m,采用 R330 配备 0.6m³ 铲斗开挖,沟底坡度严格控制为 2‰,每 50m 设置高程控制点,确保水流方向一致。干管采用 Φ600mm 钢筋混凝土管,沟槽由 R328 开挖,沟底宽度比管道外径宽 0.4m,边坡 1:0.3,避免管体受压变形。
支管与雨水口连接:支管连接主排水沟与雨水口,尺寸为宽 0.4m× 深 0.6m,R327 用 0.2m³ 铲斗精准开挖,确保与主沟平顺衔接(高差≤3cm)。雨水口间距 10-15m,采用 R327 专用钻头开挖 Φ0.6m 圆形坑,底部与支管连通,周边做 3% 坡度汇水。
特殊地段处理:穿过车道的管网沟槽,R350 开挖后立即采用 “钢板桩支护 + 快硬混凝土回填” 工艺,支护钢板由 R332L 协助吊装,确保施工期间车辆通行安全。
(二)蓄水池与检查井施工
蓄水池用于雨水调蓄,检查井保障管网维护便捷性,需精准控制结构尺寸。
蓄水池基坑开挖:蓄水池为长 10m× 宽 6m× 深 3m 的矩形结构,R350 分层开挖(每层 1m),边坡采用喷浆支护,坑底由 R332L 找平,平整度误差≤5cm,为防渗层施工提供基础。
检查井基础处理:检查井间距 50m,基础尺寸 1.2m×1.2m× 深 0.5m,R327 开挖后,R322L 转运 C20 混凝土浇筑,基础顶面标高误差≤3mm,确保井体安装垂直。
(三)沟槽回填与压实
管网安装后需及时回填,防止沟槽坍塌与管道移位。
采用 “分层回填法”,R328 转运素土回填至管顶以上 0.5m,每层厚度≤20cm,用振动夯压实(压实度≥93%);
管顶 0.5m 以上区域由 R330 用铲斗平推压实,避免重型机械直接碾压管道;
回填完成后,R327 清理沟槽周边散落土方,确保场地整洁,为后续路面施工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