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展厅作为展示前沿技术与创新成果的重要空间,既需要开阔、流畅的展示布局,又要融入各类高科技展陈设施,对施工精度、空间利用与环境保护要求极高。小型挖掘机 R60 凭借灵活作业能力与精细操作优势,成为科技展厅大平层建设的核心装备。下面详细阐述其在科技展厅建设中的作业流程与技术要点。

一、作业前置:科技展厅场景专属准备

科技展厅空间设计感强、展陈设施精密,作业前需做好全面的场景适配准备,为 R60 高效作业筑牢基础。

(一)空间与功能勘测

  1. 三维空间测绘:利用激光测距仪,对展厅整体空间进行精准测量,详细记录展厅跨度(通常为 15 – 30m)、层高(多为 5 – 8m)、柱网间距(常见 8 – 12m)等关键数据。同时,标记出展厅内预留的管线接口(电力、数据传输、多媒体设备等)、承重结构(立柱、承重墙)以及重点展陈区域(如中央互动区、专题展示区)位置,绘制 “展厅空间功能分布图”,规划 R60 的作业路线,确保作业时避开精密设施与结构关键部位。
  2. 隐蔽设施排查:联合设计与施工单位,借助管线探测仪定位展厅地下各类管线(电力主干线、数据传输光缆、消防管道等)的走向与深度,在地面用不同颜色的喷漆标注 —— 红色标注消防管道、蓝色标注给排水管道、黄色标注电力 / 数据管线,形成 “展厅管线分布图”,明确 R60 的 “禁挖区” 和 “小心作业区”,防止作业时损坏管线。
  3. 场地保护规划:在展厅已完成的精装地面(如环氧地坪、大理石地砖)上,铺设厚度不小于 50mm 的橡胶缓冲垫,橡胶垫面积根据 R60 的履带接地面积适当放大,防止履带碾压对地面造成损伤;对于重点展陈区域的地面,除铺设橡胶垫外,还需在橡胶垫上覆盖多层夹板,进一步分散设备压力,保护地面。

(二)设备适配与调试

  1. 空间适配调整:根据科技展厅的层高与展陈布局,调整 R60 的动臂与斗杆长度,使其在展厅内的高大空间与狭小展陈间隙中,能灵活完成挖掘、搬运等动作。同时,确保设备在柱网间移动时,有足够的转身空间,避免碰撞立柱或展陈道具。
  2. 安全与功能检查:检查 R60 的防撞报警系统,确保其在设备靠近墙体、展陈设施、立柱等物体(距离≤50cm)时能及时发出警报并减速;测试液压系统,保证各作业装置(铲斗、破碎锤、抓木器等)动作流畅、液压管路无泄漏;检查照明系统,确保在展厅光线复杂区域作业时,照明充足,保障作业安全。
  3. 作业装置选择:根据展厅不同区域的施工需求,选择合适的作业装置。地面基础改造选用标准铲斗与平地机附件;管线开槽选用窄幅铲斗与破碎锤配合;展陈物料搬运选用抓木器或专用夹具。安装作业装置时,确保连接牢固,必要时进行试作业,检查装置运行情况。

二、地面工程:基础处理与空间优化

科技展厅地面需承载多媒体设备、互动装置等重量,且要保障地面平整度以适应投影、AR 等技术展示,R60 主要承担地面找平、基础开挖、管线铺设辅助等任务。

(一)地面找平与强化

  1. 地面空鼓与起砂处理:针对展厅地面存在的空鼓、起砂区域,先用 R60 的铲斗尖端划除松散层,划除深度根据地面损坏情况而定,一般控制在 3 – 6cm。划除后,换装振动平板附件对地面进行压实处理,振动平板的振动频率调至 3500 次 / 分钟左右,确保处理后地面的平整度误差不超过 2mm/m,为后续地面精找平与展陈设施安装创造条件。
  2. 地面强化层铺设辅助:对于需要铺设钢筋网或专用耐磨骨料的地面强化层,用 R60 的铲斗转运钢筋网片与耐磨骨料至指定区域。转运钢筋网片时,在铲斗内铺设软质橡胶垫,防止网片变形;转运耐磨骨料时,控制每次转运量,避免洒落污染地面。到达铺设区域后,配合人工调整材料位置,辅助完成强化层铺设工作,提高施工效率。
  3. 地面收边与细节处理:在地面强化层接近完成时,用 R60 的窄幅铲斗对展厅墙角、展陈台周边等边缘区域进行精细修整,将多余的材料清理干净,确保强化层边缘整齐、与周边地面完美衔接,同时修整出地面的排水坡度(通常≤1%),保证展厅地面无积水。

(二)设备基础与管线沟槽开挖

  1. 基础轮廓精准开挖:依据展陈设备(如大型互动屏底座、投影设备基础)的设计图纸,用石灰在地面画出基础的轮廓线,R60 用窄幅铲斗沿轮廓线进行开挖作业。开挖时,严格控制铲斗的挖掘深度和宽度,避免超挖或破坏基础周边的地面结构。对于较深的基础(深度超过 1.5m),采用分层开挖的方式,每层开挖深度不超过 50cm,确保开挖过程安全稳定。
  2. 管线沟槽开挖与修整:在展厅地面或墙面,根据管线设计图纸,用 R60 的窄幅铲斗开挖管线沟槽(如电力电缆沟、数据传输光缆沟、多媒体信号线沟等)。沟槽的宽度和深度根据管线尺寸确定,一般宽度比管线直径大 10 – 15cm,深度比管线底部设计标高深 5 – 10cm。沟槽开挖完成后,用铲斗对沟槽底面和侧壁进行平整修整,去除尖锐杂物,确保管线铺设后稳定。
  3. 渣土与管线清运:将开挖出的渣土及时用 R60 的铲斗转运至展厅外的临时渣土堆放点,转运过程中注意保持展厅内运输通道的畅通,避免渣土堆积影响其他区域施工。同时,用铲斗辅助转运各类管线(如 PVC 管、光缆等)至沟槽附近,转运时在铲斗内铺设软质材料,防止管线受到磕碰损伤。

三、展陈空间营造:设施安装与环境优化

科技展厅的展陈空间需融合互动性与艺术性,R60 可助力展陈道具搬运、空间造型塑造、环境清理等工作。

(一)展陈道具搬运与定位

  1. 大型道具转运:对于大型展陈道具(如科技感造型雕塑、互动体验装置主体),用 R60 的抓木器或专用吊具辅助进行转运。转运前,检查抓木器的抓力与吊具的承重能力,确保能安全吊运道具。转运过程中,缓慢操作设备,避免道具碰撞到展厅墙面、立柱或其他展陈设施,将道具精准吊运至安装位置附近,为后续组装提供便利。
  2. 展陈台与展柜定位:在专题展示区,用 R60 的铲斗或抓木器搬运展陈台、展柜至指定区域。搬运时,调整铲斗或抓木器的角度,确保展具平稳,避免倾斜倒塌。到达指定区域后,辅助人工调整展具的位置和垂直度,使展具排列整齐,满足展陈布局要求。

(二)空间造型与细节塑造

  1. 地面艺术造型辅助:若展厅地面需打造艺术化造型(如科技感纹理、几何图案),先用 R60 的铲斗配合人工画出造型轮廓,然后用窄幅铲斗对轮廓内的地面进行精细开挖或修整,开挖深度根据设计要求控制在 2 – 5cm,为后续艺术地坪施工提供基础。
  2. 墙面与柱体装饰辅助:对于展厅墙面或柱体的装饰(如安装金属板、艺术涂料基层处理),用 R60 的铲斗辅助搬运装饰材料至施工区域,同时可利用设备的高度优势,辅助人工对高处墙面进行基层清理(如铲除原有涂料、清理浮灰),提高施工效率。

(三)环境清理与美化

  1. 建筑垃圾清运:展厅装修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如混凝土碎块、包装废料),及时用 R60 的铲斗清运至展厅外的废料堆放点,清运时注意分类,可回收材料单独堆放,后续进行资源再利用。
  2. 精细环境整理:装修完成后,用 R60 的铲斗清理地面残留的灰尘、小颗粒杂物,对于展陈设施周边的细微角落,配合人工使用清洁工具进行清理,确保展厅环境整洁。同时,辅助搬运绿植、装饰摆件等,营造科技与自然融合的展陈氛围。

四、科技展厅作业特殊注意事项

科技展厅展陈设施精密、空间设计感强,R60 作业时需严格遵循专项规范,保障施工安全与展厅整体效果。
  1. 作业区域管理:在展厅内划分明确的作业区域与运输通道,用警示带或标识牌进行分隔,安排专人进行交通指挥,避免不同区域的施工设备和人员交叉干扰,提高施工效率,同时防止碰撞展陈设施。
  2. 噪音与扬尘控制:R60 作业时,尽量选择低噪音的作业模式,如降低发动机转速、选用合适的作业装置;对于破碎、开挖等易产生扬尘的作业,提前对作业区域进行洒水湿润,作业过程中持续洒水降尘,同时在展厅通风口设置防尘网,减少扬尘扩散。
  3. 展陈设施保护:作业过程中,时刻注意保护展厅内的展陈设施、多媒体设备以及装修饰面(如金属板墙面、艺术地坪),避免设备碰撞或作业时的飞溅物对其造成损伤。若不慎造成损伤,应立即停止作业,与设计、施工单位沟通,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修复,确保展陈效果。
  4. 应急处理预案:作业前制定完善的应急处理预案,准备好必要的应急物资(如消防器材、急救药品、设备维修工具等)。若发生设备故障、地面损伤、管线破坏等情况,立即停止作业,按照预案进行处理,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补救,将损失降到最低。

五、R60 在科技展厅大平层建设中的核心优势

对比传统人工与其他小型设备,R60 在科技展厅建设中的优势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
  1. 作业精度:地面找平误差≤2mm/m,基础开挖轮廓偏差≤5mm,能满足科技展厅对地面平整度、展陈设施安装精度的高要求,保障投影、互动装置等设备的正常运行与展示效果。
  2. 空间适配性:机身小巧灵活,能在展厅的展陈间隙、柱网间狭小区域自由作业,可覆盖展厅 90% 以上的作业区域,无需大规模拆除展厅原有布局或调整展陈设计来适应设备作业,节省了额外的施工成本与时间。
  3. 多功能适配性:可快速更换铲斗、破碎锤、抓木器等多种作业装置,满足科技展厅地面工程、展陈营造、环境优化等多样化施工需求,减少了设备投入种类,提高了设备利用效率,同时也降低了施工管理的复杂度。
R60 小型挖掘机凭借其精细的作业能力、良好的空间适配性与多功能适配性,完美解决了科技展厅大平层建设中 “精度要求高、空间复杂、需求多样” 的核心痛点,为科技展厅的快速建成与高效展陈提供了有力的设备支持,既保障了施工的进度与质量,又为展厅后续的科技展示与观众体验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