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 live 体育场馆及配套设施,需在保障施工效率的同时,兼顾场馆空间的特殊性 —— 既要打造开阔的比赛与观赛区域,又要精细处理各类功能分区(如更衣室、媒体中心、商业配套区等)。小型挖掘机 R350 凭借灵活作业能力,成为这类大型室内工程的得力助手。下面详细阐述其在体育场馆及配套设施装修中的作业流程与技术要点。

一、作业前置:体育场馆场景专属准备

live 体育场馆空间宏大且功能复杂,包含比赛场地、观众席、附属功能区等,作业前需做好全面的场景适配准备,为 R350 高效作业筑牢基础。

(一)空间与功能勘测

  1. 三维空间测绘:借助激光测距仪,对场馆整体空间进行精准测量,详细记录场馆跨度(通常可达 50 – 80m)、层高(多为 10 – 20m)、观众席坡度、比赛场地尺寸等关键数据。同时,标记出场馆内已有的结构柱、预留的管线接口(电力、给排水、暖通、音响灯光等)以及大型设备基础(如记分牌、空调机组)位置,绘制 “场馆空间功能分布图”,规划 R350 的作业路线,确保作业时避开重要设施与管线接口。
  2. 隐蔽设施排查:联合设计与施工单位,利用管线探测仪定位场馆地下各类管线(电力主干线、消防管道、给排水主管等)的走向与深度,在地面用不同颜色的喷漆标注 —— 红色标注消防管道、蓝色标注给排水管道、黄色标注电力电缆,形成 “场馆管线分布图”,明确 R350 的 “禁挖区” 和 “小心作业区”,防止作业时损坏管线。
  3. 场地保护规划:在比赛场地、观众席等重要区域的地面,铺设厚度不小于 50mm 的橡胶缓冲垫,橡胶垫面积根据 R350 的履带接地面积适当放大,防止履带碾压对地面造成损伤;对于场馆内的精密设备基础(如音响设备基础、灯光设备支架基础)周边,设置临时防护栏,避免设备作业时碰撞到基础。

(二)设备适配与调试

  1. 空间适配调整:根据体育场馆的层高与跨度,调整 R350 的动臂与斗杆长度,使其在高大空间内作业时,能灵活完成挖掘、搬运等动作。同时,确保设备在结构柱间移动时,有足够的转身空间,避免碰撞立柱。
  2. 安全与功能检查:检查 R350 的防撞报警系统,确保其在设备靠近墙体、立柱、大型设备等物体(距离≤80cm)时能及时发出警报并减速;测试液压系统,保证各作业装置(铲斗、破碎锤、抓木器等)动作流畅、液压管路无泄漏;检查照明系统,确保在场馆光线不足区域作业时,照明充足,保障作业安全。
  3. 作业装置选择:根据体育场馆不同区域的装修需求,选择合适的作业装置。比赛场地地面改造选用标准铲斗与平地机附件;附属功能区墙体拆除选用破碎锤;商业配套区物料搬运选用抓木器;管线开槽选用窄幅铲斗与破碎锤配合。安装作业装置时,确保连接牢固,必要时进行试作业,检查装置运行情况。

二、比赛场地改造:地面处理与设施布局

比赛场地是体育场馆的核心区域,地面需满足赛事要求(如平整度、防滑性、承重性),空间需适配各类比赛设施布局,R350 主要承担地面找平、基础开挖、设施搬运等任务。

(一)地面找平与强化

  1. 地面空鼓与起砂处理:针对比赛场地地面存在的空鼓、起砂区域,先用 R350 的铲斗尖端划除松散层,划除深度根据地面损坏情况而定,一般控制在 3 – 8cm。划除后,换装振动平板附件对地面进行压实处理,振动平板的振动频率调至 3800 次 / 分钟左右,确保处理后地面的平整度误差不超过 3mm/m,为后续专业运动地坪施工创造条件。
  2. 地面强化层铺设辅助:对于需要铺设钢筋网或专用耐磨骨料的地面强化层,用 R350 的铲斗转运钢筋网片与耐磨骨料至指定区域。转运钢筋网片时,在铲斗内铺设软质橡胶垫,防止网片变形;转运耐磨骨料时,控制每次转运量,避免洒落污染地面。到达铺设区域后,配合人工调整材料位置,辅助完成强化层铺设工作,提高施工效率。
  3. 地面收边与细节处理:在地面强化层接近完成时,用 R350 的窄幅铲斗对场地边缘、与观众席衔接处等区域进行精细修整,将多余的材料清理干净,确保强化层边缘整齐、与周边区域完美衔接,同时修整出场地的排水坡度(通常 1% – 2%),保证比赛场地排水顺畅。

(二)比赛设施基础开挖与修整

  1. 基础轮廓精准开挖:依据比赛设施(如篮球架基础、裁判台基础)的设计图纸,用石灰在地面画出基础的轮廓线,R350 用窄幅铲斗沿轮廓线进行开挖作业。开挖时,严格控制铲斗的挖掘深度和宽度,避免超挖或破坏基础周边的地面结构。对于较深的基础(深度超过 2m),采用分层开挖的方式,每层开挖深度不超过 50cm,确保开挖过程安全稳定。
  2. 基础底面与侧壁修整:开挖至设计深度后,用 R350 的铲斗对基础底面和侧壁进行平整修整,去除突出的岩石、混凝土块等,使底面平整度误差不超过 5mm,侧壁垂直度误差不超过 1°,为基础混凝土浇筑提供良好的条件。
  3. 基础渣土清运:将开挖出的渣土及时用 R350 的铲斗转运至场馆外的临时渣土堆放点,转运过程中注意保持场馆内运输通道的畅通,避免渣土堆积影响其他区域施工。同时,对渣土进行分类,可回收利用的砂石等材料单独堆放,后续用于其他工程。

(三)大型比赛设施转运与布局辅助

  1. 比赛器材部件转运:对于大型比赛器材的分体部件(如篮球架立柱、记分牌主体等),用 R350 的抓木器或专用吊具辅助进行转运。转运前,检查抓木器的抓力与吊具的承重能力,确保能安全吊运部件。转运过程中,缓慢操作设备,避免部件碰撞到场馆立柱、墙体或其他设施,将部件精准吊运至安装位置附近,为后续器材组装提供便利。
  2. 观赛设施搬运与定位:在观众席区域,用 R350 的铲斗或抓木器搬运座椅、栏杆等观赛设施至指定区域。搬运时,调整铲斗或抓木器的角度,确保设施平稳,避免倾斜倒塌。到达指定区域后,辅助人工调整设施的位置和垂直度,使设施排列整齐,满足观赛布局要求。

三、附属功能区改造:功能完善与环境优化

附属功能区(更衣室、媒体中心、商业配套区等)是体育场馆的重要组成部分,需保障使用的便利性与舒适性,R350 可助力墙体改造、管线铺设、环境清理等工作。

(一)更衣室与媒体中心隔墙改造

  1. 隔墙拆除边界控制:对于更衣室、媒体中心需要拆除的非承重隔墙,依据设计图纸,用墨斗在墙体两侧弹出拆除边界线,边界线需距离承重结构(如立柱、承重墙)至少 15cm,确保不影响场馆结构安全。然后用 R350 的破碎锤沿边界线进行初步破碎,破碎时控制破碎力度,避免对周边地面和结构造成过度震动损伤。
  2. 分层破碎与清理:从隔墙顶部开始,分层向下破碎,每层破碎高度不超过 40cm,破碎锤的冲击频率根据墙体材质(如砖砌体、轻质隔墙板)适当调整,保证破碎效率的同时减少震动。破碎后的墙体碎块,及时用 R350 的铲斗清运至场馆外的废料堆放点,清运时注意避免碎块掉落砸伤地面或影响其他区域施工。
  3. 墙根清理与地面保护:拆除至墙根时,改用铲斗进行 “轻剥” 作业,将残留的砂浆层和碎块清理干净,露出原结构地面。清理过程中,保持铲斗与地面平行,动作轻柔,防止损伤地面。清理完成后,对地面进行检查,若有损坏,及时用修补材料进行修复。

(二)商业配套区管线铺设与环境营造

  1. 管线沟槽开挖与修整:在商业配套区地面或墙面,根据管线设计图纸,用 R350 的窄幅铲斗开挖管线沟槽(如电力电缆沟、给排水管沟、网络线路沟等)。沟槽的宽度和深度根据管线尺寸确定,一般宽度比管线直径大 10 – 20cm,深度比管线底部设计标高深 5 – 10cm。沟槽开挖完成后,用铲斗对沟槽底面和侧壁进行平整修整,去除尖锐杂物,确保管线铺设后稳定。
  2. 管线搬运与铺设辅助:用 R350 的铲斗转运各类管线(如 PVC 管、电缆线等)至沟槽附近,转运时在铲斗内铺设软质材料,防止管线受到磕碰损伤。到达沟槽区域后,辅助人工将管线放入沟槽,调整好管线的坡度和位置,然后进行回填土作业,回填时先用细土覆盖管线,再用铲斗轻压密实。
  3. 商业配套区环境清理与美化:商业配套区装修完成后,用 R350 的铲斗清理地面的建筑垃圾、灰尘等杂物,清理时注意避开商业设施和设备。对于一些难以清理的角落,配合人工使用清洁工具进行清理,确保商业配套区环境整洁。同时,可辅助搬运绿植、装饰摆件等,营造舒适美观的商业氛围。

四、体育场馆作业特殊注意事项

live 体育场馆面积大、功能区多,R350 作业时需严格遵循专项规范,保障施工安全与场馆整体工程质量。
  1. 作业区域管理:在馆内划分明确的作业区域与运输通道,用警示带或标识牌进行分隔,安排专人进行交通指挥,避免不同区域的施工设备和人员交叉干扰,提高施工效率,同时防止碰撞事故发生。
  2. 噪音与扬尘控制:R350 作业时,尽量选择低噪音的作业模式,如降低发动机转速、选用合适的作业装置;对于破碎、开挖等易产生扬尘的作业,提前对作业区域进行洒水湿润,作业过程中持续洒水降尘,同时在场馆通风口设置防尘网,减少扬尘扩散到馆外。
  3. 结构与设施保护:作业过程中,时刻注意保护场馆的承重结构(如立柱、承重墙)、大型设备基础以及各类管线设施,避免设备碰撞或作业时的飞溅物对其造成损伤。若不慎造成损伤,应立即停止作业,与设计、施工单位沟通,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修复,确保场馆结构安全与设施功能正常。
  4. 应急处理预案:作业前制定完善的应急处理预案,准备好必要的应急物资(如消防器材、急救药品、设备维修工具等)。若发生设备故障、地面损伤、管线破坏等情况,立即停止作业,按照预案进行处理,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补救,将损失降到最低。

五、R350 在新建 live 体育场馆及配套设施中的核心优势

对比传统人工与其他小型设备,R350 在体育场馆及配套设施装修改造中的优势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
  1. 作业效率:地面找平单平米耗时≤3 分钟,基础开挖单立方耗时≤2 分钟,物料转运(单吨)耗时≤5 分钟,相比纯人工(地面找平单平米≥10 分钟、基础开挖单立方≥10 分钟、物料转运单吨≥15 分钟),效率提升 3 – 5 倍,大幅缩短大型体育场馆的改造工期,保障场馆能尽快投入使用。
  2. 空间适配性:机身设计灵活,能在场馆开阔空间与结构柱间狭小区域自由作业,可覆盖体育场馆 95% 以上的作业区域,无需大规模拆除场馆原有设施或调整布局来适应设备作业,节省了额外的施工成本与时间。
  3. 多功能适配性:可快速更换铲斗、破碎锤、抓木器等多种作业装置,满足体育场馆不同区域(比赛场地、附属功能区、商业配套区)的多样化装修需求,减少了设备投入种类,提高了设备利用效率,同时也降低了施工管理的复杂度。
R350 小型挖掘机凭借其高效的作业能力、良好的空间适配性与多功能适配性,完美解决了新建 live 体育场馆及配套设施装修改造中 “工期紧张、空间复杂、需求多样” 的核心痛点,为体育场馆的快速建成与高效运营提供了有力的设备支持,既保障了施工的进度与质量,又为场馆后续的赛事举办与商业运营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