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挖掘机 R327 在铁路涵洞建设中的特殊作业:铁路既有轨道周边杂物清理与基础加固辅助
小型挖掘机 R327 在铁路涵洞建设中的特殊作业:铁路既有轨道周边杂物清理与基础加固辅助
铁路涵洞建设中,既有轨道周边作业是保障铁路运营安全与施工高效推进的关键环节。既要快速清理轨道周边杂物,为涵洞建设腾出作业空间,又要辅助完成基础加固,确保轨道稳定。小型挖掘机 R327 凭借灵活作业能力,成为这一环节的得力助手。下面详细阐述其在铁路既有轨道周边杂物清理与基础加固辅助中的作业流程与技术要点。
一、作业前置:铁路轨道场景专属准备
铁路既有轨道周边作业涉及行车安全,且空间相对受限,作业前需做好全面的场景适配准备,为 R327 安全高效作业筑牢基础。
(一)环境与空间勘测
- 轨道与周边测绘:使用激光测距仪精准测量轨道间距(标准轨距 1435mm)、轨道至涵洞施工区域的距离,以及轨道周边的路基宽度、高度等关键数据。同时,标记出轨道上的道岔、信号机、接触网支柱等重要设施位置,绘制 “轨道周边设施分布图”,规划 R327 的作业路线,确保作业时避开这些关键设施。
- 隐蔽设施排查:联合铁路工务部门,借助专业探测设备定位轨道下方及周边的地下电缆(如信号电缆、电力电缆)、给排水管道走向与深度,在地面用不同颜色的喷漆标注 —— 红色标注电力电缆,蓝色标注信号电缆,黄色标注给排水管道,形成 “轨道周边管线分布图”,明确 R327 的 “禁挖区” 和 “小心操作区”,防止作业时损坏管线。
- 场地保护规划:在轨道两侧的路肩及施工区域靠近轨道的一侧,铺设厚度不小于 50mm 的橡胶垫,橡胶垫面积需大于 R327 的履带接地面积,防止履带碾压对轨道基础及路肩造成损伤;对于轨道下方的枕木区域,严禁设备直接碾压,若需作业,需采取特殊的吊装或平移方式。
(二)设备适配与调试
- 空间适配调整:根据轨道周边空间特点,将 R327 的动臂调整至适合的作业角度,使其在轨道与施工区域狭窄的间隙中,能灵活完成挖掘、搬运等动作,同时确保设备在作业时,与轨道的水平距离不小于 1.5m,垂直方向不影响接触网(若有)的正常运行。
- 安全系统检查:检查 R327 的防撞报警系统,确保其能在设备靠近轨道、接触网支柱等物体(距离≤80cm)时及时发出警报并减速;测试设备的紧急熄火装置,保证在突发情况(如碰撞风险、设备故障)时,能快速停机,保障作业安全。
- 作业装置选择:根据作业需求,选择合适的作业装置。杂物清理选用标准铲斗与抓斗;基础加固辅助选用窄幅铲斗、破碎锤与夯实器。安装作业装置时,确保连接牢固,液压管路无泄漏。
二、轨道周边杂物清理:高效清运与分类处理
轨道周边长期积累的杂物(如碎石、废旧枕木碎片、施工遗留废料等)会影响铁路运营安全与涵洞施工,R327 主要承担杂物的挖掘、搬运与分类清运任务。
(一)杂物挖掘与收集
- 精准挖掘作业:操作 R327,用标准铲斗对准轨道周边的杂物堆,根据杂物的类型和堆积情况,调整铲斗的切入角度。对于松散的碎石堆,铲斗以 30° – 45° 角切入,平稳挖掘,避免碎石飞溅到轨道上;对于较大块的废旧枕木碎片,先用铲斗将其撬动,使其松动后再进行挖掘。挖掘时,控制铲斗的挖掘深度,避免破坏轨道基础的道砟层。
- 集中收集作业:将挖掘出的杂物集中堆放在轨道旁指定的临时堆放区域,堆放时保持与轨道的安全距离(不小于 2m),且堆放高度不超过 1.5m,防止杂物滚落至轨道影响行车。在收集过程中,若遇到与地下管线位置接近的杂物,改用抓斗进行精细抓取,避免损伤管线。
(二)杂物分类与清运
- 分类处理:对临时堆放区域的杂物进行分类,可分为可回收利用的废旧钢材、木材,以及需无害化处理的建筑垃圾、碎石等。用 R327 的抓斗配合人工,将不同类型的杂物分开堆放,便于后续清运与处理。
- 高效清运:用 R327 将分类后的杂物转运至轨道外的运输车辆上。转运可回收杂物时,用抓斗平稳抓取,避免杂物掉落;转运建筑垃圾等时,用标准铲斗装载,每次装载量不超过铲斗容量的 80%,防止洒落。转运过程中,沿规划的作业路线行驶,避开轨道与关键设施。
三、基础加固辅助:保障轨道稳定
轨道基础加固是确保铁路运营安全的重要环节,R327 可辅助完成基础开挖、材料转运、夯实等工作。
(一)基础开挖辅助
- 精准开挖作业:根据基础加固设计图纸,用 R327 的窄幅铲斗在轨道旁的基础加固区域进行开挖作业。开挖前,用石灰在地面画出开挖轮廓线,开挖时严格按照轮廓线进行,控制开挖的宽度和深度(宽度根据设计要求一般为 1 – 2m,深度为 0.5 – 1m)。对于靠近轨道基础的区域,改用破碎锤进行小范围破碎,然后用铲斗清理碎块,避免对轨道基础造成过大扰动。
- 渣土清运与平整:将开挖出的渣土及时用 R327 的铲斗转运至指定的渣土堆放点,转运过程中注意保持作业区域的整洁。开挖完成后,用铲斗对基坑底面和侧壁进行平整,去除尖锐的石块和杂物,使底面平整度误差不超过 5mm,侧壁垂直度误差不超过 1°,为后续基础加固施工创造条件。
(二)材料转运与铺设辅助
- 加固材料转运:用 R327 的铲斗或抓斗转运基础加固所需的材料,如钢筋、混凝土预制块、砂石等。转运钢筋时,在铲斗内铺设软质橡胶垫,防止钢筋变形;转运混凝土预制块时,控制每次转运量,避免超重导致设备损坏或预制块掉落。将材料精准转运至基础加固区域附近,方便人工取用。
- 材料铺设辅助:在人工进行基础加固材料铺设(如钢筋网铺设、砂石垫层铺设)时,R327 可辅助调整材料位置。用抓斗轻托钢筋网,配合人工将其放置在正确位置;用铲斗将砂石均匀摊铺在基坑底部,摊铺过程中,通过调整铲斗角度,控制砂石的摊铺厚度,确保厚度均匀。
(三)基础夯实辅助
- 夯实作业准备:换装 R327 的夯实器,检查夯实器的连接是否牢固,液压管路是否通畅。根据基础加固的要求,调整夯实器的夯实频率和力度。
- 分层夯实作业:对基础加固区域进行分层夯实,每层夯实厚度不超过 20cm。操作 R327,将夯实器对准需夯实的区域,启动夯实器进行作业。夯实过程中,保持夯实器与地面垂直,确保夯实效果均匀。每完成一层夯实,用铲斗检查夯实后的平整度,若有凹陷,及时填补材料后再次夯实,直至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
四、铁路轨道作业特殊注意事项
铁路既有轨道周边作业涉及行车安全,R327 作业时需严格遵循铁路施工专项规范,保障施工安全与铁路运营安全。
- 作业时间管理:严格遵守铁路 “天窗点” 作业制度,在规定的施工时间段内进行作业,避免影响铁路正常运营。作业前,与铁路调度部门确认 “天窗点” 时间,提前做好作业准备,确保在规定时间内高效完成作业。
- 安全防护措施:在作业区域周边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如 “铁路施工,禁止入内”“注意安全” 等),并安排专人进行安全防护,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同时,作业人员需穿戴符合铁路施工要求的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反光背心等)。
- 轨道与设施保护:作业过程中,时刻注意保护铁路轨道、信号设施、接触网等设备。避免设备碰撞轨道,若作业时需靠近轨道,需在轨道旁设置防护栏,防止道砟被铲斗带起影响轨道稳定性;严禁触碰接触网,作业时与接触网保持不小于 2m 的安全距离。
- 应急处理预案:作业前制定完善的应急处理预案,准备好必要的应急物资(如轨道应急抢修材料、消防器材、急救药品等)。若发生设备故障、轨道损伤、管线破坏等情况,立即停止作业,按照预案进行处理,并及时上报铁路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补救,将影响降到最低。
五、R327 在铁路既有轨道周边作业中的核心优势
对比传统人工与其他小型设备,R327 在铁路既有轨道周边杂物清理与基础加固辅助作业中的优势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
- 作业效率:杂物清理单平米耗时≤3 分钟,基础开挖单立方耗时≤2 分钟,材料转运(单吨)耗时≤5 分钟,相比纯人工(杂物清理单平米≥10 分钟、基础开挖单立方≥10 分钟、材料转运单吨≥15 分钟),效率提升 3 – 5 倍,大幅缩短铁路既有轨道周边作业时间,保障涵洞建设工期。
- 空间适配性:机身小巧灵活,能在轨道与施工区域狭窄的间隙中自由作业,可覆盖轨道周边 90% 以上的作业区域,无需大规模拆除轨道周边设施或调整施工方案来适应设备作业,节省了额外的施工成本与时间。
- 多功能适配性:可快速更换铲斗、抓斗、破碎锤、夯实器等多种作业装置,满足铁路既有轨道周边杂物清理、基础开挖、材料转运、夯实等多样化作业需求,减少了设备投入种类,提高了设备利用效率,同时也降低了施工管理的复杂度。
R327 小型挖掘机凭借其高效的作业能力、良好的空间适配性与多功能适配性,完美解决了铁路既有轨道周边杂物清理与基础加固辅助作业中 “工期紧张、空间受限、需求多样” 的核心痛点,为铁路涵洞建设的安全高效推进提供了有力的设备支持,既保障了施工的进度与质量,又为铁路运营安全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