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挖掘机 R319 对茶园土壤深耕的价值:快速平整深耕后的土壤,减少人工修整工作量
小型挖掘机 R319 对茶园土壤深耕的价值:快速平整深耕后的土壤,减少人工修整工作量
茶园土壤深耕后,土壤表层易形成高低起伏的土垄、凹陷,若平整不到位,会导致雨水积水、肥料分布不均,直接影响茶树根系生长与田间管理效率。传统人工平整不仅耗时费力(每亩需 3-5 人 / 天),且平整度难以保证,成为制约茶园机械化管理的瓶颈。小型挖掘机 R319 凭借 “高效平整 + 精准操控” 特性,能快速梳理深耕后的土壤,将平整度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大幅减少人工后续修整工作量,为茶园后续施肥、灌溉等作业奠定良好基础。本文详细阐述其在土壤平整作业中的实施流程、技术要点及核心价值。
一、作业前置:茶园平整专属准备
土壤平整需兼顾 “效率与精度”,同时避免损伤茶树根系,作业前需从现场勘测、设备适配、路径规划三方面做好准备,为 R319 高效作业筑牢基础。
(一)现场勘测与参数确定
- 土壤状况勘测:联合农技人员,用激光测距仪测量深耕后茶园的地表起伏情况,标记凸起高度超过 10cm 的土垄、深度超过 5cm 的凹陷区域,绘制 “茶园地表起伏分布图”;同时检测土壤含水率(最佳范围 15%-25%),若含水率过高(>30%),需晾晒 1-2 天再进行平整,避免土壤黏连铲斗影响作业;若含水率过低(<10%),提前少量喷水湿润,防止扬尘。
- 茶树分布与保护范围界定:记录茶园茶树的行距(常规 1.5-1.8m)、株距(0.3-0.5m)及树龄,确定茶树保护半径 —— 幼龄树(<3 年)半径 50cm,成龄树(3-20 年)半径 60cm,老龄树(>20 年)半径 80cm。用石灰在保护半径边缘撒线,明确 R319 的 “禁入区”,避免作业时碰撞茶树主干或碾压根系。
- 平整标准确定:根据茶园后续作业需求,确定平整精度标准 —— 地表平整度误差≤3cm/m,坡度控制在 1°-2°(便于排水),土壤颗粒粒径≤8cm(避免大土块影响播种或施肥)。
(二)设备适配与调试
- 作业装置选配:选用 R319 的 “宽幅平地铲”(宽度 1.2-1.5m,铲斗底面平整度误差≤2mm),铲斗边缘加装橡胶防护条,防止刮伤茶树或压实土壤过度;针对狭窄区域(如茶树行间),搭配 “窄幅修整铲”(宽度 50cm),确保边角区域平整到位。
- 操控系统调试:启动设备后,测试平地铲的升降、倾斜功能,确保液压系统动作流畅,铲斗升降精度≤1cm;开启 “轨迹记忆功能”,通过驾驶室显示屏预设作业路线,避免重复作业或遗漏区域;校准坡度辅助系统,确保设备能精准控制地表坡度,误差≤0.5°。
- 安全防护检查:检查 R319 的履带橡胶垫是否完好,避免碾压时损伤茶园地表;安装倒车影像与声光报警装置,作业时提醒周边人员避让;在机身粘贴反光条,确保在茶园复杂光照环境下易被识别。
(三)作业路径规划
- 平地作业路径:采用 “先整体后局部” 的路径规划,R319 沿茶行平行方向行驶,从茶园一端向另一端推进,相邻作业带重叠 10-15cm,避免漏平。对坡地茶园,沿等高线方向作业,防止土壤沿坡度下滑导致二次起伏。
- 物料转运路径:在茶园边缘设置临时堆土区,用于堆放平整过程中清理的多余土块、杂草等,规划 R319 从作业区域到堆土区的最短转运路径,减少无效行驶,提升效率。
二、土壤平整作业流程:高效精准实现地表均质化
R319 的土壤平整作业遵循 “表层清理 – 整体找平 – 精细修整 – 质量检测” 四步流程,通过科学操作实现快速平整,最大限度减少人工干预。
(一)表层清理与预处理
- 杂物清理:先用 R319 的宽幅平地铲清理深耕后土壤表面的杂草、石块(直径>10cm)及作物残枝,清理范围覆盖整个作业区域,尤其是茶树保护带边缘的杂物,避免影响后续平整精度。清理的杂物用铲斗转运至临时堆土区,统一处理。
- 大土块破碎:对深耕后形成的大土块(粒径>8cm),R319 用铲斗尖端轻轻碾压破碎,或换装破碎锤进行点动破碎(冲击频率控制在 1500 次 / 分钟,避免过度破碎导致土壤板结),破碎后的土块粒径控制在 8cm 以内,为后续平整创造条件。
- 预平整标记:在茶园四角及中间位置设置标高控制点,用木桩固定并标记设计标高(根据排水需求设定坡度),作为平整作业的基准参考。
(二)整体找平:快速消除地表起伏
- 高垄推平作业:R319 操作宽幅平地铲降至略低于设计标高的位置,以 3-4km/h 的速度行驶,将凸起的土垄推向相邻的凹陷区域。推土时保持铲斗与地面呈 3°-5° 倾角,确保土料均匀散落,避免形成新的堆积。对高度超过 10cm 的高垄,采用 “分层推平” 方式,每次推平 5cm,逐步降低高度,防止一次性推土导致土壤侧移。
- 凹陷填补作业:对深度超过 5cm 的凹陷区域,R319 从周边取土填补,取土时优先选用平整后多余的土料,避免从茶树保护带附近取土导致根系暴露。填补后用铲斗轻轻压实,确保填补区域与周边地面高度一致,无明显凹陷。
- 整体粗平检测:完成一轮整体找平后,用 2m 靠尺随机检测 10 个点位的平整度,若偏差超过 5cm,标记后进行二次推平;若偏差在 3-5cm 之间,进入下一步精细修整环节。
(三)精细修整:提升地表平整度
- 横向精细刮平:R319 切换至横向作业模式,沿与茶行垂直的方向,以 2-3km/h 的低速行驶,用宽幅平地铲对地表进行精细刮平。刮平时调整铲斗角度,使铲斗底面与设计坡度完全贴合,每次刮削宽度为铲斗宽度的 80%,相邻刮削带重叠 20cm,确保无遗漏区域。
- 边角区域修整:对茶树行间、茶园边缘等宽幅铲斗难以到达的区域,R319 换装窄幅修整铲,进行针对性修整。在茶树行间作业时,保持铲斗与茶树主干的距离不小于 30cm,采用 “小幅度往复刮削” 方式,将行间土壤平整至与中间区域一致的高度,避免形成 “行间高、中间低” 的情况。
- 坡度微调:根据标高控制点,用 R319 的坡度辅助系统调整地表坡度,确保整体坡度在 1°-2°。对坡度不足的区域,用铲斗轻微推土调整;对坡度过大的区域,适当取土填补,确保雨水能沿坡度顺畅排出,无积水隐患。
(四)平整质量检测与收尾
- 平整度全面检测:采用 “网格法” 进行检测,在作业区域内划分 2m×2m 的网格,每个网格中心用 2m 靠尺测量平整度,误差需≤3cm/m,合格率达到 95% 以上。对不合格的点位,标记后用窄幅铲斗进行局部补修。
- 土壤颗粒检查:随机选取 5 个检测点,检查土壤颗粒粒径,确保≤8cm,对超标大土块进行二次破碎。同时检查地表是否存在明显裂缝,若有裂缝(宽度>2cm),用细土填补并轻轻压实。
- 作业区域清理:平整作业完成后,用 R319 的铲斗清理作业区域内的残留杂物,将临时堆土区的杂草、石块等转运至茶园外的指定地点,保持茶园环境整洁,为后续施肥、灌溉等作业做好准备。
三、特殊茶园场景作业要点
不同类型茶园(坡地、密植、雨季作业)的平整需求存在差异,R319 需针对性调整作业策略,确保平整效果与作业安全。
(一)坡地茶园作业规范
- 坡度适配调整:对坡度 10°-20° 的坡地茶园,R319 沿等高线方向作业,履带与等高线平行,下坡侧履带用石块垫实(厚度 5-10cm),防止设备滑移。平整时采用 “自上而下” 的顺序,先修整上坡区域,再逐步向下推进,避免土壤下滑导致二次起伏。
- 梯田式平整:对坡度超过 20° 的陡坡茶园,需修整为梯田式台面,R319 用宽幅铲斗沿等高线开挖台坎,台坎高度控制在 20-30cm,台面宽度根据茶树行距确定(通常 1.5-2m)。台面平整后,用铲斗在台坎内侧开挖浅排水沟(宽 15cm、深 10cm),增强排水能力。
(二)密植茶园(行距<1.2m)作业策略
- 窄幅设备适配:换装宽度 50cm 的窄幅修整铲,R319 采用 “单行往复作业法”,在两行茶树中间缓慢行驶,每次作业仅平整单行区域,避免机身碰撞茶树。作业时保持行进速度≤2km/h,确保精细度。
- 人工辅助配合:对茶树根部周边 10cm 范围内的土壤,R319 不直接作业,由人工用小耙子进行精细修整,R319 负责将周边土壤平整至接近根部的高度,减少人工整体修整工作量。
(三)雨季与旱季作业调整
- 雨季作业防护:雨季作业需选择雨后 2-3 天(土壤含水率 20%-25%)进行,避免在泥泞状态下作业导致设备下陷。平整过程中,及时在作业区域边缘开挖临时排水沟,防止雨水汇入形成积水,影响平整质量。
- 旱季作业保湿:旱季土壤干燥,平整时易产生扬尘,R319 作业前需对茶园喷洒少量清水(每亩 50-100kg),湿润表层土壤。作业后用铲斗轻轻镇压地表,减少水分蒸发,同时避免土壤颗粒随风飘散。
四、质量与安全管控:确保作业高效合规
(一)质量管控核心措施
- 分层验收制度:每完成一个作业单元(通常 10-15 行茶树),进行阶段性验收,重点检查平整度、坡度及土壤颗粒粒径,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个单元作业。验收结果记录存档,便于后续追溯。
- 动态调整机制:作业过程中,若发现土壤含水率变化或地表起伏超出预期,及时调整作业参数,如降低行进速度、增加平整次数等,确保平整质量不受影响。
(二)安全防护关键要点
- 茶树保护强化:作业时 R319 与茶树主干的距离始终不小于 30cm,严禁在保护带内碾压或推土。若不慎碰撞茶树,立即停止作业,检查茶树损伤情况,对轻微损伤的枝条进行修剪,对根部松动的茶树及时培土压实。
- 人员安全管理:作业区域周边设置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操作人员需穿戴反光背心,配备对讲机,与现场指挥人员保持实时沟通,避免操作失误引发安全事故。
- 设备应急处置:若作业中出现设备陷车,立即用铲斗支撑地面缓慢退出,禁止强行拖拽;若液压系统故障,立即关闭发动机,等待专业人员维修,严禁非专业人员拆解设备。
五、R319 在土壤平整作业中的核心价值
对比传统人工平整与其他小型设备,R319 在茶园土壤平整作业中展现出显著优势,成为现代化茶园管理的关键装备。
- 作业效率大幅提升:单台班(8 小时)可完成 20-25 亩茶园的平整作业,是人工效率(3-5 人 / 天 / 亩)的 15-20 倍。以 100 亩茶园为例,R319 仅需 4-5 天即可完成平整,而传统人工需 20-30 天,大幅缩短作业周期,确保茶园及时进入后续生产环节。
- 人工成本显著降低:传统人工平整每亩需支付人工费用 300-500 元,而 R319 作业每亩成本仅 80-120 元,每亩可节约成本 220-380 元。对于规模化茶园(千亩以上),可节约数十万元人工成本,显著提升经济效益。
- 平整质量更有保障:R319 平整后的土壤平整度误差≤3cm/m,坡度控制精度≤0.5°,远高于人工平整的 8cm 误差标准。均匀平整的地表能使肥料分布更均匀,灌溉效果更优,茶树根系生长环境更稳定,为茶叶产量与品质提升奠定基础。
- 场景适应性强:无论是坡地、密植还是狭窄茶园,R319 通过更换作业装置与调整作业策略,均可高效完成平整作业,作业覆盖率达 98% 以上,避免了部分区域需人工补修的繁琐流程。
实践表明,经 R319 平整后的茶园,后续施肥均匀度提升 30% 以上,灌溉水利用率提高 25%,茶树根系发病率降低 15%,春茶产量平均增加 10%-15%。R319 小型挖掘机通过快速精准的土壤平整作业,不仅解决了传统人工平整 “效率低、成本高、质量差” 的痛点,更推动茶园管理向机械化、精准化转型,为茶农实现 “降本增效、提质增收” 提供了有力支撑,成为现代化茶园深耕后平整作业的理想装备。